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1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的!微小的勇气,能够完成无限的成就。”——斯科特
派克
许多年前一个金色的秋天,18岁的我因着内心无比的喜欢孩子而无怨无悔的选择了幼师这个行业,懵懂的我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当年那个留给我太多欢笑的小村庄里,最初的幼儿园早已荡然无存,陪我一起走过的那批娃儿也成了孩他爸、孩他妈。我也因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了城市,成了”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文小东校区的一名“孩子王”。
爱每一个孩子,是我永远不变的初衷。记得20xx年我带小班,有个叫宋佳睿的女孩,性格有点儿怪,每天入园除了哭哭啼啼跟妈妈磨蹭半天之外,就是朝接她的老师翻白眼。佳睿妈妈的态度倒是挺好的,看到自己实在跟女儿讲不通道理之后,就让老师强行把孩子抱进教室。我们跟她了解孩子的情况,佳睿妈妈说是在别的幼儿园里一个当老师的亲戚给宠坏的,也是一脸的无奈。佳睿的小脾气是天天发,老师说轻了不理,说重了就是哇哇的一阵大哭,任谁劝也没有用,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感觉。这样下去可不是个办法,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无声语言(肢体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肢体语言不但可以单独使用,甚至还可以表达出自然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决定尝试一下,早晨,佳睿又在跟妈妈黏糊,我微笑着走过去,先是轻轻的摸了一下她的头发,然后半开玩笑的说:“佳睿,又不舍得妈妈离开了,那就抱抱妈妈吧,妈妈该上班了!“说完,我故作亲密的把自己的两只胳膊搭在佳睿的胸前,稍用力的把她夹在臂弯里,感觉就像是小小的佳睿背着我一样,这种肢体的接触瞬间缩短了我们内心的距离,此刻,佳睿的小眼神变得柔软了起来,还带着那么点羞涩。我趁机趴在她耳边说:抱一下妈妈吧,要不妈妈该迟到了。佳睿顺从的抱了抱妈妈,我牵着她的小手,头一次我们师生俩和平的走进教室,我的内心极大的欢喜,为佳睿,也是为自己!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2
经过本学期的德育学习,我对师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一、关爱学生
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热爱事业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知识广博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当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要对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要打破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教育的要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时刻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而师魂的核心是师德,强烈的责任感在鞭策着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
通过学校师德活动的学习,我决心再次把“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让人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自己在本期师德方面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各种学校集体活动,支持并配合组里搞好各种教研活动。
二、班主任工作
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
1、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为了了解学生,我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
2、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
4、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
作为一个二年级的班主任,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在我的爱心教育下,学生的素质正在提高。
三、教育教学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2、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
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师德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才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才能不会落伍。我决心今后更加努力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己的人生魅力去影响感化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句话“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4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气。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标准,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养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当地实施。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何为幸福?身为教师,假如认为教师的工作纷繁枯燥,那么是不能体验幸福的;身为教师,假如认为教师的工作投入大于回报,那么也是不能体验幸福的;身为教师,假如认为教师的工作只是“蜡炬成灰”、“春蚕吐丝”,那么也是不能体验幸福的。
教师生活本身是一个制造、体会和享用的过程。教师制造性地熟悉教材,利用教材,将教材内化为他的学问,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促进学生学问的'生成、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形成。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是制造性的。作为教师,你可以入睡前细细回味一天辛勤工作中的甘甜;你可以在学生一每天的成长中体会事业的平凡而宏大,从中领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蕴;你可以在学生微小的爱心举动中,也可以在来自远方的问候中品尝教育的真谛——学会爱……作为教师,享用,不是万贯家财供你挥霍,也不是千军万马任你指挥。别将教师的工作看作谋生的手段,假如只留意外在的结果,那么你就无法内心专注沉迷于制造的过程。这享用本身就是制造的连体兄弟,是有机统一的。
专心去感受这个教育过程,那么教师才能进入其生活中的最高境地——把教育当作幸福的生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5
从走出师范校门到现在,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通过暑期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应贯穿在我平时的工作中。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些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位青年教师,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
第三,高尚的师德就是教师自己必须严格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要求自己。
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办公室里不打电脑游戏、不带手机进课堂等等,这些工作中的细节正是崇高师德的外现。
通过这次师德培训,我在思想上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一定会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提高。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我们应该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教学方面,我们应该将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研究,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研究,以研究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此外,作为服务于学生的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研究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振兴教育的根本所在。通过师德师风的研究,让我深深的知道: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惯的养成。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7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将近20年了。在这几十年中,所教出的学生无计其数达数,遍布全国各地。在xxx工作也将近十多年了。2xxx年走上领导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出自内心的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
下面是我对上述体会的粗浅解释,望不吝指教。
1、作为学生,都愿意接近有师德的教师。而作为教师,自然也都愿意与有教养的学生打交道。所以,要做一个让学生和教师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得多。可见,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且有团队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所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和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你的因素。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对你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使学生感到震撼甚至终生难忘的则是你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因为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当然也是在给我们国家创造希望。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经过时间的推移,在其失去学术、外表和权力等等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2、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在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记不可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对学生象管家婆一样吆五喝六。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也千万不要把这当成是你对学生有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念念不忘的。
3、在授业方面,师德师风不像其它有些事情,可以”以一挡十”。特别是在大学,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较高的教师,你对别人的影响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相信,对学生更是这样。学生敬重你,是希望能从你这里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把自己所有的相关知识都教于学生掌握。
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论和技术领域,总存在着大量的你不懂或暂时不懂的问题。遇到学生提问,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对学生直言你对该问题不懂或暂时不懂,允诺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复学生或与学生一起探讨该问题,而且一定要言而有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会有助于提高威信。千万不能环顾左右而言它,支吾搪塞,因为这样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实际上也是在贬低自己。
4、师德师风的传承。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极需要发扬光大和传承的,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学校优良传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内外的著名高校不乏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关于师德师风的经典例子。而且,师德师风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需要总结,需要丰富,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老中青教师间的传承,更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使学校一步步地走向更高层次。
5、在领导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工作。同时,主动关心广大教职工,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虚心的接受他们的批评,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完善。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我们知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两种约束,一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而师德师风是属于道德范畴,它往往是一种自律行为。我们常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风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们进行为期两天的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暨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8
在总结这次师德培训体会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方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看到这儿,你也许会问,这位老师是谁啊?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我想,师德培训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一个热爱学生、全心全意想着让学生发展的老师。诚如,韩似萍老师所讲的那样教师带着幸福感工作着,才能让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听了学校三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教师平实而又动人的师德演讲后,我的心中不时地涌动着一阵阵的热潮。我明白了:一个热爱工作的老师,一个爱学生的老师,并不会去计较自己事业上的任一点得失,她们在乎地是给了学生什么,让学生得到了什么。我想,每一位年轻教师都应该像我们的前辈那样甘于奉献,经常自己问一问自己:“我给予了学生什么?我的努力帮助我的学生得到了什么?我是否已经让学生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吗?”想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斯霞老师,在她70年的执教岁月里,为教育思想宝库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她的“童心母爱”论。用她的解释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要与孩子打成一片,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这一理论在她退休后的很多年里仍一直坚持不懈地实践着。学生已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说起崇高的师德,让我们再一次来见证发生在江苏省金山市那令所有人动容的一幕。有一位普通的.老教师,为了救学生,用身躯挡住飞驰而来的汽车而永远地离开了热爱她的学生和亲人。这位舍生勇救学生的老师叫殷雪梅,才52岁。原本再过三年,她就可以从容地离开30多年的讲台安度晚年,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永远地夺去了她的生命。消息传出后,在互联网上,成千上万人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评论,向这位爱心如海的优秀教师表达了深深的敬意。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稽裘说:“我们走了一位好老师,她用一个人的生命救了6个孩子。在那一瞬间,她根本来不及思考,做这样的举动,完全是长期崇高师德的积淀。”是啊,无私的师爱铸就崇高的师德。在这崇高师德中,我们看到的是伟大的人格。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唐建英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9
在幼儿教育领域,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这份责任不仅要求我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我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将如何体现我的师德师风?
首先,我认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爱心和耐心。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和鼓励。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净土,都值得我们去呵护和培养。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尽力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用我的爱心去感化和影响他们。
其次,我始终保持敬业精神。幼儿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我尽我所能去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我尽我所能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的每一份付出都是为了孩子,为了他们的未来。
最后,我坚守诚信和责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时刻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我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有责任意识,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灵和情感。我相信,只有我以诚信和责任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希望的时代,我愿意用我的爱心、敬业精神和诚信去践行师德师风。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他们就一定能熠熠生辉。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陪伴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10
对于教师来说,师德师风至关重要。教师是孩子模范的代表,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师德师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在探究师德师风的过程中,我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行举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时刻以自身为榜样,坚持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和微笑待人的态度。虽然幼儿园的工作任务繁多,压力较大,但我始终坦然面对,不会因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中。我始终以平和的态度和饱满的情绪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孩子,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建立良好的内在涵养。虽然外表美丽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和愉悦,但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内在的修养。教师自身的学识和内在素质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完善自身,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有效备课,体现教师的智慧,扎实有效地开展常规教学。
第三点,在专业领域执着探究。教师精通教学业务是其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所在。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够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能准确解答,教师的威信将会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也会失去信心。因此,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进行锻炼和提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进取,开辟新教学法,并且要严谨治学、不断精益求精。
最后一点,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与每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和优秀品质,并正确地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真正看重学生,学生才会得到尊重,并愿意学习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我们应该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做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之中。
团队合作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本质上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和互相帮助等要素的结合体。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只有融入到其中,教师才能获得工作的成就感,体验工作的愉悦,也能为园所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在工作中,我们需与同事紧密协作,摒弃个人得失,以团队荣誉为前提,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师德是一种深刻的精神表现,体现了教师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这种道德修养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教育,更需要教师注重自我修养。我的人生追求并非轰轰烈烈的荣誉,而是将作为一名教师的美德一代传一代,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并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11
作为刚毕业不久的新教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对学生的教育上都较缺乏经验,因此,我觉得以爱来教育学生更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途径。教师如何倾注对孩子的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呢?回首自己将近一个学年以来的教学教育工作,我觉得大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作为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是教育的前提,老师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耐心说理,稳住学生情绪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说理,要有耐心,有充足的理由。
三、爱要做到心理相容,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篇12
爱,就是要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决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开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安康的学习环境。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拟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假设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那么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提醒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江西一高三学生为一台 而刀刃教师的悲剧可能也会再度发生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假设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保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根底,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根底。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和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炽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正如某学校校训所言:保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保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假设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然而,教师并非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那只有具备严格的自律,高尚的师德水准,才能在现实的教育生涯中守身如玉,专心致志地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对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师德师风教师心得体会12-05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1-09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6-24
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6-26
教师的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9-12
师德师风教师心得体会08-21
教师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0-31
教师师风师德心得体会08-15
师德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