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通用]心理书籍阅读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书籍阅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教育与开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到教育要求的准度问题,朱智贤教授提出:只有那些高于儿童原有程度,经过他们的主观努力后才能到达的要求,才是最适宜的要求。
是的,任何事和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做一件衣服要掌握好尺度,做饭要把握好火候,一个人不能太老实,但一个人也不能太精明……这里我想说一说关于老师提问的“度〞。提问的“度〞有好多,如亮度、梯度、新度……但我认为提出问题的难度最重要。提出问题的难度适宜,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独立考虑的积极性,从而进步教学效率如何把握好问题提出的难度呢?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布鲁姆曾经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在设计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必须的,但分析学生,理解学生的知识储藏情况,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是不容无视的。假如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新课的知识,老师还在不停的问这问那,强迫他们从“零〞开场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二、问题难度要适度,不可太小或太大
我们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参照物,那在提问时就要和这个参照物保持相对适宜的“间隔〞。心理学研究说明:在一个人面临问题情景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问题解决错误或失败时会引起苦恼,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当解决的问题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可以鼓励人完成更困难更复杂的任务。
如何更好的把握问题的难度,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理论中不断的进展尝试和研究。同仁们,好好加油吧!